聚焦查阅资料,比对数据差异,挖掘存在问题。审计组从可研报告入手,结合项目建设过程资料、竣工验收报告等,深入了解“智慧停车”整体规模和建设投入情况,摸排路内和桥下实际建成停车泊位数量,关注前期规划与后期建设、实际投产存在的差异,多角度查找差异产生原因,督促相关单位尽快将智慧停车泊位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,助力解决车辆停车难、乱停车等问题,推动改善交通运行效率,加快实现智慧停车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。
聚焦信息采集,进行数据分析,发现可疑线索。通过审计调查,结合新闻媒体、网络信息等初步了解城市停车存在问题,有针对性的确定重点审计方向。通过大数据分析手段,一方面结合城市停车泊位需求数据,分析智慧停车场布局合理性和停车、收费便捷性,客观评价智慧停车场建设和使用效益;另一方面重点关注停车费收取、停车泊位利用率等方面的数据整合,对比泊位数量与收费金额匹配情况,剖析是否存在占用公共资源未收费或少收费的情况,规避泊位管理人为风险。
聚焦实地踏查,深入停车现场,剖析症结所在。深入智慧停车现场进行实地踏查,一是查看地磁、道闸等智慧停车设备安装和使用情况,并抽查现场使用设备与账面记载相符情况,分析智慧停车场设备设置是否真实、科学;二是实际体验智慧停车全过程,剖析是否真正实现智慧停车管理,抑或是戴着“智慧帽子”的人工管理;三是查看停车收费是否实现智慧便捷,是否像老式停车场一样依然靠人工收费或凭自觉缴费。针对现场踏查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,推动智慧停车场实现真“智慧”,让停车便利化真正惠及广大市民,为打造便捷城市提供有力保障。(经济责任审计处 孟繁宇)
编辑:华伟男 复审:杨冬玲 终审:王中